
170万亿元!这是近五年来我国银行保险业通过信贷、债券、股权等方式向实体经济提供的新增资金总额。 “十四五”期间,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流入实体经济沃土,持续激发我国经济活力。 8月4日,工人们在哈尔滨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线圈分公司智能制造车间进行生产作业(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刘洋 摄)灌溉充沛有效,生长旺盛。从金融总量看,我国社会融资存量突破430万亿元,广义货币(M2)余额突破330万亿元……五年来,金融总量合理,坚实持续的资金支撑历史性跃升在我的国家。从金融结构看,金融“五大文章”占债务增长近70%,基础设施贷款周期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平衡。一组金融数据趋势体现了“十四五”期间经济发展的亮点:金融越来越“科技化”——“十四五”期间,高新技术企业贷款和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年均增速超过20%,科研技术贷款年均增速高达27.2%;在帕斯顿,新上市公司90%以上是科技公司或科技含量较高的公司,A股科技板块目前占市值1/4以上。金融“受益感”持续上升——“十四五”期间,纳入人数小微企业信贷账户突破6000万户,覆盖近三分之一的经营主体; 6月末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6万亿元,是“十三五”期末的2.3倍; 8月末,创新型中小企业贷款审批率提升至66%,“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审批率达72.3%。金融持续发力促消费——“十四五”以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生活服务业贷款余额增长80%;截至8月末,全国服务消费主要领域贷款余额2.78万亿元,同比增长5.12%。 7月30日,山东省青岛市一家高科技纺织公司工人检查智能纺纱生产线。新华社发(梁小鹏 摄)在金融“活水”精准灌溉下,重大项目全面推进,小微企业不断壮大,创新创业不断减少,消费市场焕发出勃勃生机,描绘出一幅金沙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画卷。如今,我国银行保险业总资产已突破500万亿元,股票、债券市场位居全球第二。基础更加牢固,韧性更强,更有信心应对各种挑战。也提升了人们对金融服务的期待:更高品质、更可持续、更有温度。新征程中,金融服务效率不断提升,金融“活水”加速流动,不断为中国经济沃土注入生机和活力。策划:陈芳 记者:吴宇 统筹:谢良、李艳霞、苗夏阳,新华社内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