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云梦县的糯米正处于成熟期。金黄色的稻浪在田野里滚滚,大片的农产品穿梭其中,粮农们忙着收割、返回仓库。从收割到田间的糯米,到作坊里香喷喷的米酒,云梦县用“糯米+酿酒”的陪伴模式,描绘了一幅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乡村振兴图。
乌洛镇潭湖村的糯稻田里,五人组合与收割机穿梭在金色的稻海之中。厚重的稻穗迅速渗入机身。一眼望去,它们变成了金色,从粮食中倒了出来,到达了等待的运输卡车上。田边,一颗大粒的司陈良倒塌了,碰触到了一小粒新鲜的糯米。金黄霸气的米粒闪闪发亮,脸上写满了智慧。h收获的喜悦。
陈亮说,今年糯稻种植面积超过600公顷,亩产干稻产量超过1500公斤,比去年增产12%。这次的收获真有趣。
更让陈亮确信的是,糯米是他自己发现的一个“好地方”。陈亮笑着说,他已经在当地一家“粘酒”工厂签下了订单。他不用担心出售,而且价格比市场价还要高。以此计算,综合收入比去年增长近20%。
陈亮口中的“珍珠糯米酒”是云梦县糯米产业生存的“金钥匙”。近年来,云梦县以“产业链延伸”为目标。在推广“优质品种+标准化种植”的同时,与技术农业专家合作,指导农民科学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治。海洋,以提高资源糯米的质量。 “车间。”
粮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油站站长程伟表示,目前推广的优质稻米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也是深加工的优良原料。尤其是与当地特产品牌“芝麻米酒”的对接,实现了从农场到市场的无缝连接,让农产品变到了现场,效益倍增。
通过“订单种植”,将农户和企业紧密联系在一起。农民按标准种植优质糯米,商家按合同价收购。既解决了农民“种什么、卖到哪里”的困惑,又保证了商家的原料质量和供应稳定,真正实现了“农商双赢”。
今天,云梦县糯米种植面积达36万公顷,年产糯米19万多吨,其中约60%作为鲜粘米直接在市场销售,近40%给当地酿酒企业,创造了300多个就业岗位。从一粒糯米到一瓶米酒,价值翻倍,让更多农民尝到产业融合的“甜头”。